《情欲花园:西洋中古时代与文艺复兴情欲文选》

Celtic Cycle译名参考


凯尔特人乃是基于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民族的迁徙固然是史实,但是新兴民族的诞生主要是基于语言的通路与时间的累积互相加乘的结果。民族一旦开始扩张,迟早会产生中原与边陲的紧张关系,中原地区由于群雄逐鹿而改变得几乎面目全非之际,边缘族群却在面临种种新挑战的同时,往往保存最丰富的母文化遗产,包括语言特色。结果是,在凯尔特原乡只剩瓮棺墓地文化(Urnfield culture,公元前十二世纪从中欧东部与义大利北部开始往四方扩展)的考古遗物可资凭吊,最偏远的爱尔兰却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仍有动力爆发盖尔复古运动,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文学的面貌。

盖尔文学分属三大类:一、神话联套(Mythological Cycle),包括《征略书》(Leabhar Gabhála)和《地方志》(Dinnshenchas),是凯尔特人在爱尔兰的创世记;二、菲因联套(Fionn Cycle),以大英雄菲因(Finn)为核心的系列故事,其中有许多后来被融入亚瑟王传奇;三、厄尔斯特联套(Ulster Cycle),反映上古爱尔兰两个王国(厄尔斯特和孔那塔)的冲突,口语承传上千年之后才形诸文字。 《黛佳的故事》(The Storyof Deirdre)原本出现在九世纪的一份文本,后来并入厄尔斯特联套,为的是解释佛格斯的变节。


她的主动拨撩了凯尔特男性最敏感的一条神经,即荣誉,连带使得相关的男人沦为拱月的众星。就像那些毅然摆脱礼教或不畏礼教吃人——被吃的通常是女人——的姊妹,她有取有舍,后果一肩担。和主流传统所塑造女性的形象比起来,黛佳是站在情欲图谱的另一端。这样的女性在历史上长久被定调为祸水红颜,然而《黛佳的故事》所含纳的参数,包括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与叙事手法,乃至于素未谋面先钟情这个特定的母题,提醒我们下述的事实:当上帝是女人的时候(When God Was a Woman,这是Merlin Stone的书名,「上帝」这个称呼当然不是耶和华的专利),掌握情欲自主权的女性并不是祸母,而是多情又热情的命运女人(woman of fate)。这一来,奥斐斯的母题广开一境,不只是传达情思的媒介,诺伊旭的能歌又善战同时也是推动剧情与渲染气氛的要素。
评论

© 子火 | Powered by LOFTER